句容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科之血液系统疾病回顾 [复制链接]

1#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1.红系粒系发育历程:原始细胞→早幼细胞→中幼细胞→晚幼细胞→成熟细胞。

2.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将细胞系发育历程: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成熟细胞。

3.粒系在中幼粒细胞阶段开始分化出中性,嗜碱性和嗜酸性。

贫血概述

1.诊断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Hb<g/L,孕妇Hb<g/L。

2.严重程度分类:Hb>90g/L为轻度,60-90g/L为中度,30-6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

3.大细胞性贫血:MCV>fl,见于巨幼细胞贫血,MDS和肝疾病。

4.正常细胞性贫血:MCV在80-fl,见于再障,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C<32%,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慢性病贫血和地贫。

6.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7.贫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乏力,最常见的体征为苍白。

8.贫血诊断首选Hb计量,次选RBC计数。

缺铁性贫血

1.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2.功能铁主要为血红蛋白铁,其次为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等。

3.正常情况人每天造血所需要的铁主要来自于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4.动物食物铁的主要形式为二价铁,植物食物铁的主要形式为三价铁。

5.铁的吸收形式为二价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6.Vit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7.吸收的二价铁经过铜蓝蛋白的作用转变为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才能被转运。

8.1分子转铁蛋白可以结合2个三价铁。。

9.体内仅1/3的转铁蛋白呈饱和状态,说明一般人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

10.VitB12的吸收部位在回肠末端。

11.切除空肠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切除回肠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12.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挑食,胃大部切除术,痔疮和月经失血。

13.贫血表现:乏力,头晕,心悸,心率增快,苍白,心脏增大(可在贫血改善后恢复)。

14.缺铁表现:异食癖,缺铁性吞咽困难,匙状甲,毛发干枯。

15.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可见红细胞缩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16.骨髓象可见骨髓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呈核老浆幼(巨幼细胞贫血为核幼浆老),铁粒幼细胞消失。

17.三低:血清铁下降,血清铁蛋白下降,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18.三高:总铁结合力上升,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升高,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升高。

19.与铁粒幼细胞贫血的鉴别:铁粒幼细胞贫血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骨髓铁粒幼细胞均升高。

20.与地贫的鉴别:地贫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

21.与慢性病贫血的鉴别:慢性病贫血血清铁蛋白升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22.临床首选有机铁联合VitC治疗缺铁性贫血。

23.注射铁剂首选右旋糖苷铁。

24.补铁治疗开始后,最先变化的指标为外周血Ret增多,5-10天达到巅峰,Hb2周后升高,2个月后恢复正常。

25.Hb正常后还需服用铁剂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

1.肝炎病毒与微小病毒B19可能与再障有关。

2.抗肿瘤药物与苯对骨髓的抑制与剂量有关;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和杀虫剂引起的再障与剂量无关。

3.再障患者外周血Th1细胞,CD8+T细胞和γδTCR+T细胞比例增高。

4.再障的典型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5.最常见的感染为呼吸道感染。

6.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再障,MDS,PNH,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和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7.再障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三系减少。

8.再障的诊断标准为:全血细胞减少,Ret<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无肝脾肿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除外其他疾病。

9.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2项及以上的:Ret绝对值<15×10de9次方/L;中粒<0.5×10de9次方/L;血小板<20×10的9次方/L。若中粒<0.2×10的9次方/L为极重型再障。

10.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对重型再障有效。

11.环孢素与雄激素适用于全部再障。

12.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能耐受手术的年轻重型再障患者。

溶血性贫血

1.当溶血超过骨髓代偿的范围时称为溶血性贫血,若未超过代偿范围为溶血状态。

2.血管外溶血的特征:无Hb尿与Hb血症,游离胆红素增高,黄疸重,多为慢性贫血,常有肝脾肿大。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α地贫和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3.血管内溶血的特征:有Hb尿和Hb血症,游离胆红素不高,黄疸轻,多为急性贫血,可伴有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导致的溶血,PNH,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4.G-6-PD缺乏症和镰状细胞贫血即可导致血管内溶血也可导致血管外溶血。

5.β地贫主要为原位溶血。

6.红系代偿增生的表现:外周血Ret比例增高,可见有核红细胞,骨髓象红系增生活跃,可见Howell-Jolly小体和Cabot环。

7.Ham试验阳性见于PNH。

8.Coombs试验阳性见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9.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阳性见于G-6-PD缺乏症。

10.红细胞在脆性实验阳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1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2.脾切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13.红细胞G-6-PD活性定量测定是G-6-PD缺乏症诊断最可靠的检查。

14.脾切对G-6-PD缺乏症无效。

15.镰状细胞贫血又称HbS病,为β珠蛋白链第6为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所导致。

16.α地贫可分为4类:静止型(1个基因受累),标准型(2个基因受累),HbH病(3个基因受累)和重型(4个基因全受累)。

17.静止型和轻型地贫患者无需治疗。

18.镰状细胞贫血和氧亲和力增高的血红蛋白病主要对症治疗。

19.不稳定Hb病和HbM病无需治疗。

20.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为最常见的自免性溶血。

2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最常见的致病抗体为IgG。

22.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23.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可分为冷凝集素综合征(CAS)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CH)。

24.CAS致病抗体多为IgM,PCH致病抗体为D-L抗体。

25.CAS患者冷凝集素实验阳性,PCH患者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26.保暖是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27.PNH血管内溶血的基础为红细胞膜缺乏CD55和CD59。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1.FAB将MDS分为5型:RA,RAS,RAEB,RAEB-t,CMML。

2.RA(难治性贫血):骨髓原始细胞<5%。

3.RAS(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骨髓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有核红细胞15%。

4.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骨髓原始细胞5-20%。

5.RAEB-t(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骨髓原始细胞20-30%。

6.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原始细胞<5%,单核细胞>1×10的9次方/L,骨髓原始细胞5-20%。

7.FAB分型MDS骨髓原始细胞<30%,AL骨髓原始细胞≥30%。

8.WHO分型MDS骨髓原始细胞<20%,AL骨髓原始细胞≥20%。

9.RA与RAS进展缓慢,AL转化率低,无需化疗。

10.RAEB,RAEB-t与CMML进展快,AL转化率高,需要化疗,首选蒽环类+阿糖胞苷。

11.红系病态造血表现:核出芽,核间桥,核破裂,多核,核多分叶,巨幼样变,环铁粒幼细胞,空泡,PAS染色阳性。

12.粒系病态造血表现:核分叶减少(假Pelger-Huet),不规则核分叶增多,胞体小或异常增大,颗粒减少或无颗粒,Auer小体,假Chediak-Higashi颗粒。

13.巨核系病态造血表现:小巨核细胞,核少分叶,多核。

14.MDS血象常表现为三系减少,但是骨髓象常表现为增生活跃,是病态造血导致的原位溶血所致。

15.MDS常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为+8,-5/5q-,-7/7q-,20q-。

16.MDS患者骨髓活检可见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17.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对于MDS伴单纯5q-疗效好。

18.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MDS唯一的疗法。

急性白血病

1.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原始细胞>30%,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CD33与CD13阳性。

2.M1(急粒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占NEC>90%,MPO阳性率>3%。

3.M2(急粒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占NEC30-89%,其他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

4.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NEC≥30%。

5.M4(急粒-单白血病):原始细胞占NEC>30%,各阶段粒细胞≥2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6.M5(急单白血病):原单核,幼单核占NEC≥30%,且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

7.M6(红白血病):幼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NEC≥30%。

8.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细胞≥30%,血小板抗原和血小板过氧化酶阳性。

9.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

10.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

11.L3(Burkitt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胞内有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12.AL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口腔,牙龈,咽峡。

13.AL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

14.粒细胞肉瘤(绿色瘤)最常见的部位为眼眶。

1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最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多见于ALL化疗缓解期儿童。

16.睾丸白血病是此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多为单侧无痛性肿大,但两侧均有浸润,常见于ALL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

1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18.睾丸白血病常双侧放疗+全身化疗。

19.白细胞>10×10的9次方/L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白细胞<1×10的9次方/L为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临床以前者常见。

20.白细胞>×10的9次方/L为白细胞淤滞症,需要紧急单采白细胞+化疗(ALL用地塞米松,AML用羟基脲)。

21.髓过氧化物酶(MPO):急淋为阴性,急粒和急单均可为阳性,其中急粒分化程度越高,阳性率越高。

22.糖原染色(PAS):急淋为阳性,急粒和急单为阴性。

23.非特异性酯酶(NSE):急淋为阴性,急粒和急单阳性,但急单可被NaF抑制。

24..Auer小体:可见于急粒和急单,不可见于急淋。

2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高:再障,类白血病反应,严重化脓性感染,急淋,急单,慢粒急变期,骨髓增殖性肿瘤。

2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单纯病毒感染,PNH,SLE,急粒,慢粒。

27.B细胞免疫标记:CD10,CD19,CD20,CD24。

28.T细胞免疫标记:CD2,CD3,CD5,CD7,CD8。

29.NK细胞免疫标记:CD16,CD56。

30.髓系与单核系免疫标记:CD13,CD14,CD15,CD64。

31.造血干/祖细胞免疫标记:CD34。

32.早期髓系免疫标记:HLA-DR。

33.APL免疫标记:CD13,CD33,CD,CD9。特征遗传学改变为t(15;17)(q22;q12)。

34.良好预后的染色体易位:t(15;17),t(8;21),t(16;16)。

25.中等预后的染色体易位:t(9;11),t(8;21)伴C-KIT突变。

26.不良预后的染色体易位:t(6;9),t(3;3),t(9;22)。

27.ALL的诱导缓解方案:VP方案(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为基础,DVLP方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和泼尼松)为最常用的方案。

28.ALL的缓解后治疗:最普遍采用的是口服6-MP和MTX,间断给予VP方案。

29.AML(除外APL)的诱导缓解方案:最常用的方案为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和DA(3+7)方案(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还可用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

30.AML(除外APL)预后不良组的缓解后治疗:首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1.AML(除外APL)预后良好组的缓解后治疗:首选HDAra-C为基础的化疗,复发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2.AML(除外APL)预后中等组的缓解后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HDAra-C均可采用。

33.APL的治疗方案:ATRA(全反式维A酸)和蒽环类,辅用砷剂。

34.Ara-C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小脑共济失调。

35.CML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36.CML急变期多以急粒变为主,少数为急淋变或急单变,预后极差。

27.CML最突出的体征为脾重度肿大。

28.CLL最突出的体征为表浅淋巴结肿大。

29.Ph染色体为t(9;22)(q34;q11)。

30.Ph染色体在CML中阳性率为95%,急粒白血病阳性率为2%,成人ALL阳性率为25%,儿童ALL阳性率为5%,CLL阳性率0。

31.CML慢性期骨髓原始细胞<10%,急性期骨髓原始细胞≥10%,急变期骨髓原始细胞>20%。

32.CLL治疗最常用苯丁酸氮芥。

33.CML治疗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甲磺酸伊马替尼。

34.干扰素为TKI出现之前的首选治疗药物。

淋巴瘤

1.HL的典型病理特征为R-S细胞的出现。

2.HL的特有症状为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热)和饮酒后淋巴结疼痛。

3.HL转移方式为邻近淋巴结依次转移,NHL转移方式为跳跃性转移。

3.HL不常见结外累及,NHL常见结外累及,胃肠道以回肠多见。

4.ESR升高,LDH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或血钙升高提示骨骼受累。

5.CT检查是腹部检查的首选方法。

6.淋巴瘤骨髓涂片阳性率低,不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但若发现R-S细胞可作为HL骨髓浸润的证据。

7.淋巴瘤确诊首选淋巴结活检。

8.AB分组: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38℃;盗汗;半年内体重下降10%以上为B组;其余为A组。

9.Ⅰ期:单个淋巴结区域受累。

10.Ⅱ期:膈肌同侧两组或以上淋巴结受累。

11.Ⅲ期:膈肌上下淋巴结同时受累,包括脾受累(ⅢS)。

12.Ⅳ期:弥漫性结外器官受累,包括肝受累和骨髓受累。

13.HL治疗首选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地辛和达卡巴嗪)。

14.HL治疗曾经方案:MOPP方案(氮芥,长春新碱,丙卡巴嗪和泼尼松),由于继发肿瘤发生率和不孕率高而被淘汰。

15.早期(Ⅰ,Ⅱ期)HL治疗:预后良好组ABVD2-4个疗程,预后较差组ABVD4-6个疗程。

16.晚期(Ⅲ,Ⅳ期)HL治疗:ABVD6-8个疗程。

17.边缘区淋巴瘤:t(11;18),CD5,bcl-2。

18.滤泡性淋巴瘤:t(14;18),CD10,bcl-2,bcl-6。

19.套细胞性淋巴瘤:t(11;14),CD5,bcl-1,CyclinD1。

2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t(14;18),bcl-6,bcl-2,最常见的NHL。

21.Burkitt淋巴瘤:t(8;14),MYC,CD20,CD22,CD5-。

2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2;5),CD30,ALK基因,T细胞性。

23.外周T细胞淋巴瘤:CD4,CD8。

24.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CD3,CD4,CD8-,T细胞惰性。

25.惰性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蕈样肉芽肿。

26.侵袭性淋巴瘤:原始B淋巴细胞淋巴瘤,原始免疫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7.惰性淋巴瘤Ⅰ,Ⅱ期放化疗可存活10年,病情进展可用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口服。Ⅲ,Ⅳ期病人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或COP方案。

28.侵袭性淋巴瘤无论分期均采用标准CHOP方案,若伴有CD20+,采用加用利妥昔单抗的R-CHOP方案。

29.干扰素对蕈样肉芽肿有缓解作用。

30.抗Hp治疗对胃MALT淋巴瘤有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

1.MM的特点为骨骼损害,贫血,高钙血症,肾功不全以及血液中和尿液中出现M蛋白。

2.骨痛是最主要的骨骼损害的症状,腰骶部最多见。

3.髓外浸润以肝,脾,淋巴结和肾脏多见。

4.血象可见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5.骨髓瘤细胞的免疫表型胃CD38+,CD56+。

6.血清蛋白电泳可见一染色浓而密集,单峰突起的M蛋白。

7.约半数病人尿液中可出现本周蛋白。

8.有症状骨髓瘤的诊断标准需要满足: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和(或)组织学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单克隆M蛋白。

9.Durie-Salmon分期Ⅰ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Hb>g/L;血清钙≤2.65mmol/L;骨骼X线提示骨骼结构正常或骨型孤立性浆细胞瘤;IgG<50g/L;IgA<30g/L;尿本周蛋白<4g/24h。

10.Durie-Salmon分期Ⅲ期:满足以下条件任意一条或多条:Hb<85g/L;血清钙>2.65mmol/L;骨骼检查中溶骨性病变大于3处;IgG>70g/L;IgA>50g/L;尿本周蛋白>12g/24h。

11.Durie-Salmon分期Ⅱ期:既不满足Ⅰ期也不满足Ⅱ期。

12.Durie-Salmon分期A亚型:肾功正常,肌酐清除率>40ml/min,Scr<μmol/L。

13.Durie-Salmon分期B亚型:肾功受损,肌酐清除率≤40ml/min,Scr≥μmol/L。

14.有症状的MM患者需要开始治疗,无症状的MM患者暂时无需治疗。

15.MM常用化疗方案为VD方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RD方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等。

16.骨病可使用二膦酸盐。

17.高钙血症可行水化,碱化,利尿和透析。

出血性疾病概述

1.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活酶形成,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生成三个过程。

2.内源性凝血途径为FⅩⅡ激活FⅩⅠ,继而在钙离子存在的基础上激活FⅨ。FⅨ,FⅧ及磷脂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形成复合物激活FⅩ。

3.外源性凝血途径为FⅢ激活FⅦ,TF/FⅦ复合物激活FⅩ。

4.凝血活酶的组成:FⅩ,钙离子,FⅤ和磷脂。

5.血管性疾病女性多见,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紫癜。

6.血小板疾病女性多见,最常见的表现为内脏出血和眼底出血,月经过多也多见。

7.凝血障碍性疾病男性多见,最常见的表现为出生后脐带出血,皮肤大块瘀斑,内脏出血,血肿,关节腔出血及外伤或手术后渗血不止。

8.凝血时间(C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

9.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

10.凝血酶时间(TT)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11.血友病A(甲)为FⅧ缺乏,血友病B(乙)为FⅨ缺乏。

12.收缩血管的药物:卡巴克洛,垂体后叶素。

13.合成凝血相关成分所需物质:VitK。

14.抗纤溶药物:氨基己酸,氨甲苯酸。

15.促进止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去氨加压素。

16.局部止血药物:凝血酶,巴曲酶,吸收性明胶海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ITP常见的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严重内脏出血少见。

2.乏力是另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

3.最突出的辅助检查结果为血小板减少。

4.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CT正常。

5.骨髓象为巨核系数量正常或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0%)。

6.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多为IgG。

7.诊断标准: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形态正常;脾脏一般不增大;骨髓检查提示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成熟障碍;排除其他疾病。

8.重症ITP为血小板<10×10的9次方/L,需要紧急处理。

9.若血小板>30×10的9次方/L可无需治疗。

10.血小板<20×10的9次方/L需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11.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首选),静注丙球(适用于紧急治疗,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者,脾切前处理等)。

12.二线治疗:主要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是需要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5mg/d)才能维持。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抑制剂(常用长春新碱),脾切。

END

糖霜Fros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