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已经是常态,但是能够被评为长三角房价下跌最惨的名号,句容这个城市因此而闻名天下。
厚道一点来说,其实句容并不差,随着南京地铁S6号线通车,句容到南京也就半个小时。但问题是,南京是南京,句容是句容,不仅不在一个城市,而且不在一个量级。
其实所谓的城市圈,所谓的卫星城市,都只不过是一个噱头。为什么要环宁,就说明南京不够强势,需要周边来帮衬。
这就与上海的不一样,前者是收缩性的,而后者是发散性的。上海的郊县从来不需要被捆绑,因为上海的魅力不在郊区,而在于上海本身,因此上郊县的房价与上海市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句容一个县级市,直接与南京发生关联,实际上是人们自作多情,是一厢情愿的事。
马鞍山也算是环南京第城市圈,尽管是外省,也免不了一片落寂,因为还是与句容一样。不能靠蹭光环而沾沾自喜,其实对于马鞍山对于句容,都是一个教训。因此上句容房价从一万二一直跌落到,并不奇怪。
句容的碧桂园起步,可谓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当然这是指回到年的房价,这也没有什么,换句话说,这期间的元可能都是水分,亦或是泡沫。这样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因此上教训是,能否成为中心城市的圈子之内的价值并不是距离得远近,而是在所谓的城市圈的实力存在。我们老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到城市之间的价值,其结果一定是适得其反。
这一点从句容的一个社区的房价就可以到问题所在。年碧桂园一档首开元一平,从此开始下落,基本上是一年下降一万,一直到今年的元一平。这说明什么问题?
当然这已经是探底,其实也不好说。“员工内购会”其实就是变相降价,于是引起一片轰动,抢购也只是暂时的效应。紧接着这里的老业主开始反对,最后维持在上下。有个疑问,倘若是没有人起来阻挡,句容的房价会成什么样子?据当时的情况来看,跌破这个大关当没有问题。
这就有带来一个问题,当初的定价是什么依据?难道就是因为与南京仅仅半个小时的距离?这个距离到底有意义?其实大家在当时也说不清楚,只是跟风而已,激情之下的骚动其实很害人。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南京也有限购规定,但人家排斥外地人在这里落户购房。搞笑的是,句容偏偏规定不是句容人不仅要限购,而且在社保方面更是苛刻,这就直接赶走很多的外来客。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昏招,简直就是自断财路。
不作死就不会死,正是因为句容的作死,于是就变成现在的样子。因此上,能够成为长三角房价跌幅最大的城市,句容也许并不是最惨的。照这样的逻辑线推演,起码在南京圈子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我是财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