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金坛已经是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区了。在清代的时候,金坛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县,被淹没在众多的名城之中无人知晓。然而,到了太平天国时期,这座无名小城却接连爆发了三次激烈的血战,留下了“铁打的金坛”这样的口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铁打的金坛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血与火的磨难。
(一)
年6月,太平天国第一次打垮了江南大营,苏南各地一片风声鹤唳。7月,燕王秦日纲率军东进,开始进攻丹阳,其目标是丹阳身后的常州。由于在丹阳遭到了清军张国梁所部的顽强阻击,秦日纲便决定走另一条路去常州,这便是金坛县。
8月14日,秦日纲的大军杀到了金坛城外。
此时,在金坛县城驻防的是江南大营的游击李鸿勋。李鸿勋虽然是一员猛将,但是他手下只有人,兵力太少,根本就不够用。好在金坛有一位好知县,他的名字叫做周沐润。
周沐润的年龄比曾国藩还要大一岁,年就中了进士,当上了知县,可是混了二十年还是知县。为什么上不去呢?因为他这个人生性狂傲,跟上司的关系总是搞不好,所以就一直憋在了基层。
周沐润当上了金坛知县后,很快就意识到,金坛距离前线太近,必须未雨绸缪,做好战争的准备。于是,周沐润到处奔走,组织团练,储备作战物资,修筑作战工事。到了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周沐润已经在金坛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在太平军到达之前,周沐润和李鸿勋就下令把城外的房舍都烧光。不过,太平军来得太快,又把火扑灭了,结果大片的房屋成为了太平军的工事与营垒。
8月15日,太平军预先派进城内的间谍点燃了火药库。周沐润亲自带领团丁,冒着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扑灭了大火,同时还抓获了间谍,使得太平军失去了内应。当天夜晚,太平军打算偷袭,结果被李鸿勋击退。
8月16日,秦日纲兵团的主力部队汇集到金坛城下,陈玉成、李秀成等悍将皆在其中。太平军开始在金坛四面修筑炮台,同时开始挖地道准备爆破城墙。
清代苏南地区地图
江南大营的总兵虎嵩林奉命救援金坛,但是他畏惧太平军,不敢前进。金坛还是孤城一座。
此时,金坛城内的军民都十分惊恐,很多人都暗中打算投降,就连李鸿勋和他的士兵都打算突围逃走。知县周沐润苦口婆心地劝说,并且许诺要重金酬劳,这才勉强留住了城里的官兵。
8月18日,城外的总兵虎嵩林派人携带着用油布包裹的火药,顺着河道游水来到了金坛。尽管火药数量不多,但还是让金坛城内的民心安定了不少,大家惊恐的心理慢慢地消退了。
8月19日,江南大营头号悍将张国梁率军来营救金坛。张国梁可不像虎嵩林那样胆怯。他看准时机,命手下的将领冯子材率军冲破太平军的防线,一下子就冲进了金坛城内。这样一来,金坛城内的守军增加到了四千人,形势顿时好转。
未来的抗法名将冯子材率军进入了金坛,使得太平军实际上陷入了被动的状态。秦日纲需要一边攻城一边拒援了。按说燕王秦日纲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本应该快刀斩乱麻地迅速拿下金坛才对,他之所以磨磨蹭蹭地自找麻烦,实际上还是由于他此时已经心不在焉。秦日纲现在满脑子都是在琢磨着怎么进京偷袭东王杨秀清,对于金坛之战考虑得很少,所以太平军才会在金坛城外踟蹰不前。
8月22日,张国梁向着太平军发起了进攻,但是被陈玉成等人击退。同时,太平军开始了对金坛的进攻,当天夜里,金坛北门燃起了大火,太平军借着火势攻城,最终被城内打退。
此后的几日,太平军一边攻城,一边打援,战况十分激烈。
8月29日,太平军在金坛西门挖掘的地道终于成功,炸药成功爆破,城墙被炸塌了数丈。太平军蜂拥着冲向缺口,但是清军冯子材、李鸿勋等人早就在城内筑好了堡垒,他们顽强地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经过一番血战,最终将太平军赶出了金坛。
到了九月初,赶来救援金坛的清军人数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人。而在此时,秦日纲却接到了来自天京的密信,他放弃了在金坛的作战,率领三千亲军连夜赶往天京,去参加天京事变了。
秦日纲走后,太平军改由陈玉成指挥。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虽然不知道详情,但是也猜到了天京城内即将发生重大的变故,所以他们也都无心恋战。9月3日夜里,陈玉成指挥太平军悄悄地撤走,退往句容。就这样,第一次金坛之战就以金坛军民的获胜而告终了。
(二)
第一次金坛之战后,金坛的百姓安定了四年,到了年,战争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了金坛城的上空。
四月中旬,“长毛又来了”这样的消息开始在苏南各地流传,4月12日,金坛人得知溧阳已经被太平军攻克了,于是全城震动。
此时的金坛知县已经换成了李淮。他得知消息后,赶紧派人向着在常州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请求救援。何桂清便派总兵马德昭率领四千人赶到了金坛。
马德昭的兵到了金坛之后,二话不说,立即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抢劫,理由自然就是老子现在豁出命来保卫你们金坛,你们金坛应该好好奖赏我们才对。既然你们不主动拿出来,那我们就自己动手了。
李淮向着马德昭苦苦哀求,希望他让兵丁们停下来。马德昭嗯嗯啊啊地推诿,直到官兵们抢劫了一整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他这才下令严禁扰民。
金坛人好不容易把马德昭的兵喂饱了,刚刚松了一口气,不想刚过三天,两江总督何桂清又来了一道紧急命令,要马德昭放弃金坛,回到常州去。
马德昭拔脚就要开溜。李淮带着全县官绅父老急忙阻拦,恳求他们不要走。马德昭看在抢劫了一整天的份儿上,决定让参将艾得胜带着五百人留在金坛,其余的部队他还是要带走。李淮等人苦劝无果,马德昭还是带着大队人马离开了金坛。
艾得胜和他的五百绿营兵根本就不够干啥的,李淮只能是依靠城里的团练来防守金坛了。
金坛城墙遗址
4月20日,太平军杀到了金坛城下,随后就开始攻城。李淮组织团练拼命抵抗。金坛的父老百姓都纷纷上城参战。大家会用枪炮弓箭的就开枪射箭,啥也不会的就拿着砖头石块往下砸。人们还在城墙上支起炉灶,不停地在烧开水。一旦太平军的士兵爬上来,百姓们兜头就是一桶滚烫的沸水。很多太平军头发都被烫掉了,跌落在城下抱头打滚。
就这样,激战到4月22日,太平军开始撤退了。
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金坛人都欢欣鼓舞,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太平军对金坛的进攻其实只是一次佯攻,目的是为了调动江南大营的兵力。太平军的真正目标是江南大营本身。
当江南大营被摧毁的消息传到了金坛之后,金坛人不禁目瞪口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真正的劫难就要降临了。
好在这时来守卫金坛的清军增多了。清军总兵萧知音、参将周天孚带着一千五百人来到了金坛。李淮和萧知音、周天孚、艾得胜等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扩充部队,最终编成了大约五千人马。
5月19日,丹阳被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提督张国梁战死。江南大营的统帅和春逃往常州,他给金坛的守将萧知音和知县李淮寄来一封信,告知他们太平军势不可挡,金坛的官绅可以弃城撤往常州。
李淮得知此事后,就召集城中德高望重的父老与清军各营的军官们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商议该如何定夺。
在会上,百姓们都一致要求留下来守城,各位军官在百姓们的感染下,也都表示愿意留下来。于是,会议最终决定:死守金坛,绝不投降!
5月21日,李世贤手下的将领黄呈忠、范汝增率领太平军杀到了金坛。
(三)
对于太平军一方来说,金坛并不是他们的重要作战目标,因此,太平军来攻打金坛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攻势也并不猛烈。
黄呈忠等人原本指望金坛自动投降,但是没有想到金坛的防守十分严密,没有丝毫的慌乱。黄呈忠派人试探着进攻了一下,发觉十分棘手,同时,黄呈忠和范汝增的兵力也很有限,所以他们就只好采取缓攻的方式,慢慢地寻找战机。
而对于金坛城里的军民来说,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常州、苏州这样的大城市都纷纷陷落,金坛变成了一座孤岛,想找救兵也没处寻觅。城里的民心士气都不可避免地开始动摇。
到了7月份,城中的士气越来越低落。总兵萧知音和知县李淮等人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主动出击,攻打太平军的营垒。但是各营的清军又是要钱又是要大烟,说没这些东西,他们没有劲头打仗。李淮无奈,只好发动城中的百姓捐献。他带头把自己妻妾的首饰都捐了出来,在他的带动下,城中的百姓纷纷捐献金银和烟土,花了三天的时间,凑集了一万多两银子还有不少的烟土,交给了清兵。清军于是在7月8日对金坛东门和北门外的太平军营垒发起了进攻。但是太平军的营垒十分坚固,清军打了大半天,死伤数十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就收兵回营了。
7月20日,太平军对金坛北门发动了很猛烈的攻势。面对太平军的进攻,金坛军民顽强抵抗,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终于打退了太平军的攻势,太平军损失不少人马,无功而返。
此后,太平军对金坛的攻势逐渐加强,城中的士气进一步低落,有不少人开始考虑投降的事了。金坛县的从九品官员马云台和守备马得胜借着到城外组织难民进城的机会与太平军私下接触,投降了太平军。太平军要他们回去做内应,打开城门,二马也答应了。
马云台当时为了表示决心,把自己的辫子给剪了,回城后只好用头巾把脑袋包起来。结果,他的这一变化被人发现了,于是就有人向着清军总兵萧知音告密。萧知音派人到马云台家把他抓了起来,同时还搜出了太平军发给他的官印,结果马云台就被萧知音给杀掉了。萧知音还想抓马得胜,但是马得胜预先得到了消息,带着一些人出城逃走了。
接着又有人举报,和马得胜同在一个军营的军官马星图也私通太平军。马星图对此矢口否认,同时在他家里也搜不到什么证据,所以萧知音只好放掉了马星图。但是马星图却真的是私通太平军的,后来,金坛正是毁在了他的手上。
到了八月份,太平军基本扫平了金坛城外的营垒,开始直接对金坛城墙发起进攻了。
萧知音和李淮等人派人出城寻找救兵。此时苏南地区只剩下镇江还在清军的掌握之中,于是清廷就命令防守镇江的冯子材率军解救金坛。四年前解救过金坛的冯子材倒是不含糊,真的率兵来营救了。可是镇江和金坛之间还隔着一个丹阳,冯子材只好先打丹阳,但是丹阳的太平军防御很坚固,冯子材无可奈何,根本就无法接近金坛。
老年冯子材
到八月中旬,金坛城内的火药基本耗尽,粮食也不多了,民心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早就打算投降的马星图等人又偷偷与太平军联系上了,经过一番约定,9月1日,太平军对金坛发起了猛烈进攻。在北门防守的马星图、奚全胜等人便下令本营的兵丁都在腰间缠上白布作为标记,然后打开了城门,太平军一举涌入。
总兵萧知音和知县李淮等人冲出城外逃走,参将周天孚、艾得胜等人战死。金坛就此陷落。
有很多记载说太平军攻克金坛后屠城,把七万人口的金坛县杀得只剩下了三千人。但是,所谓只剩三千人这个数字是年太平天国失败后的统计结果。在年之战过后,还有一场激战在等着金坛。所以,说太平军把金坛人都杀光了,那是不够客观的。
(四)
时间又过去了四年,到了年的春天,饱受劫难的金坛县再一次重燃战火。
年2月,李鸿章的淮军在相继攻克了苏州、无锡之后,开始了对常州的进攻。金坛作为常州附近的一个县城,城内驻扎的太平军经常出击协防常州,于是,李鸿章就打算把包括金坛在内的常州附近的县城先拿下来再说。
3月10日,淮军将领郭松林部在攻克了溧阳之后,向着金坛发起了进攻。此时在金坛驻防的是太平天国襄王刘官芳。刘官芳指挥太平军出城迎战,经过一番激战,太平军败退。刘官芳只好撤回城内坚守。郭松林将城外的太平军营垒基本扫荡干净。
郭松林随后开始攻城,但是刘官芳顽强抵抗,郭松林寸步难行。到了3月18日,戈登率领常胜军赶来助战,打了两天,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戈登对此十分恼火,决定对金坛发起一次最为猛烈的攻势。
3月21日,常胜军集中炮火,猛轰金坛的城墙,很快就将城墙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时,缺口里面已经看不见人影,听不到有什么动静了。戈登满以为太平军要么都被炸死了,要么都已经逃走,于是他命令常胜军士兵冲上去,占领缺口。
然而,当常胜军的士兵冲到缺口附近时,随着一片呐喊,有无数的太平军士兵出现在了城墙上。他们有的开枪,有的投掷炸药包,还有很多士兵拼命地用砖头瓦块砸向敌军。常胜军士兵顷刻间被打倒了一片,狼狈不堪地败退而回。
戈登不由得暴跳如雷。他再次下令猛烈炮击。经过又一轮的炮轰,戈登亲自率领常胜军的士兵冲了上去。可是,城墙上还是出现了无数的太平军士兵,无数的炸药包和大量的砖石雨点般地打了下来。常胜军士兵死伤众多,戈登的脑袋也挨了一板砖,只好退下去裹伤。
接着,常胜军由布朗少校指挥,发起了第三次进攻。刘官芳率领着太平军拼死搏杀,双方混战在一起。激战中,布朗少校被砍伤,外籍军官泰特、巴宁阵亡。常胜军不得不再次撤退。
这一天的激战长达六个多小时,常胜军有三名外籍军官阵亡,还有十六人受伤,普通士兵有一百四十多人战死。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还是没有能够攻克金坛城。
戈登和郭松林还想继续进攻,但是这时太平天国的然王陈时永、忠二殿下李容发等人对福山、江阴一线发起了反击作战。李鸿章不得不紧急调遣戈登和郭松林去迎战这支太平军。戈、郭二人只好暂时放弃了对金坛的进攻,率军到福山一带作战。
淮军撤走后,襄王刘官芳也按照侍王李世贤的命令率领主力撤往湖州的长兴县驻防。留守金坛的变成了值天义盛明文。
四月中旬,湘军鲍超的霆字营逼近了金坛。值天义盛明文无心坚守,决定投降。他派人主动联系鲍超,而且为了表示效忠,还把自己的头发剃掉,改留发辫。
鲍超得知对方的职衔不过就是个值天义,不由得产生了轻蔑心理。他觉得太平天国此时已经有两千多个王了,这个盛明文居然还是个值天义,可见他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于是,鲍超就很随意地派了一个营五百人到金坛去受降。
鲍超的这个营到达了金坛之后,带队的营官对盛明文趾高气扬、态度傲慢,而且并没有宣布对盛明文有什么封赏。霆军进城后只是到处抢掠,完全没有把盛明文和投降的太平军放在眼里。
因此,盛明文被激怒了。他把心一横,干脆又来了个第二次造反。盛明文命令士兵们把城门紧闭,随后对霆军大杀大砍,结果把五百名霆军杀得一个不剩。
鲍超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然而,鲍超可不是一个只知胡打蛮干的猛张飞,他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恰好在此时,曾国藩的军令到达,要他到高淳一带作战。于是,鲍超乘势对外宣称撤军,但是偷偷地在茅山一带设下了埋伏。
盛明文得知鲍超撤军,果然中计,他带人冲出金坛来追击。结果,盛明文中了埋伏,从此不知下落。留在金坛城内的太平军也弃城而走。这样,4月25日,金坛就被清军占领了。
从年到年一共八年的时间里,金坛每隔四年遭遇一场大战,无情的战火吞噬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金坛像其他城市一样,在这场浩劫中饱受磨难、血泪斑斑。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让我们发出由衷的感叹,并且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