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从年秋季学期开始,同时进入小学3~6年级。选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篇。教好文言文,让学生喜欢并学会学习文言文,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怎么教好文言文?课标没有明确要求。课后习题(助学系统)虽然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但文言文需要教到什么程度依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它成了教与学的难点。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所说的那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鉴于此,我们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提出教学策略:兴趣为先、读背为主、理解取巧、拓展有度。
一、兴趣为先
选入小学教材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故事生动,浅显易懂,且很多都写儿童,如司马光、杨氏之子、王戎、辩日的两小儿等。教学时,切忌机械呆板,走程式化(很多教学流程都是按照读准—读通—读懂—读背),尤其是逐字逐句说出文言文的意思,让学生对文言文心生恐惧,觉得索然无味,兴趣全无,把他们带入痛苦的深渊。全新的文体样式,不同的语言形式,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试举几例:一是降低学习难度。文言文朗读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跟读。文言文理解可以借助注释,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我们的生活实践。二是增加神秘色彩。如教学《司马光》时说:“曹冲七岁就会称象,古时候还有个小孩也很厉害,同伴落水后,其他人都吓跑了,只有他急中生智,救出伙伴,想不想认识他?”打开课本之前还可以进一步激趣:“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语言和其他课文有所不同,赶快打开去看一看,读一读吧!”三是进行情境表演。无论是《铁杵成针》还是《两小儿辩日》,抑或是《杨氏之子》,都可以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角色表演。当然,还可以配乐朗读,结合“杨氏之子”说出自己是某氏之子(女)等法。总之,激趣的办法很多。体会文言文之趣不能靠说教,应该是贯穿于朗读、理解、背诵等学习的全过程。
EARTHDAY
二、读背为本
学习文言文,读背是根本。把文言文读通读顺,然后背诵积累下来,对学生语言积累、语感形成至关重要。选文课后习题几乎每篇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部分篇章要求背诵。学习文言文的总体原则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读”得天下,“读”占鳌头。
1.读通读顺
这是文言文学习中的核心环节。读通读顺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条件。但读通读顺不能一味追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好节奏。因为,要想读得正确流利,必须建立在部分理解的基础上,这样,也为后续理解减轻负担。要想读通读顺,一味放手恐怕不行,尤其是在文言文起步学习阶段。
首先,读准停顿,读出节奏。“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司马光》课后第一题就是这样要求的。刚刚起步,跟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停顿,是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语言的生命。如“众/皆弃去”“唯/戎不动”“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等句,可以按照这样的节奏停顿。若学生不会,教师可以示范,一遍一遍地领读,学生跟读,这是最有效的教学。
其次,读出理解,读懂意义。仅仅告诉这样停顿是不够的,还要借机理解,如,“众”“唯”后面为什么要停顿,一个是突出其他小儿都四散逃离,一个是突出王戎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并相机指导这两字读重音。再如,有教师认为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我认为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这里的“缴”是一种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去还可以收回。“援弓缴”是一个词组,意即拉弓射箭,和“而射之”一样必须连读。可见,停顿一定与意义相关,否则就会机械停顿,随意画线。又如,很多教师这样读这一句:“光/持石/击瓮/破之。”看似有停顿,但几乎是两字一顿,失去意义。我的节奏如下:“光/持石击瓮/破之。”首尾慢读,中间连续快速,突出谁、怎么办、想干什么。“水迸,儿/得活。”可以读得干脆有力,开心快活。凸显水流之快,得救之乐。朗读指导时,不建议学生机械画线,听老师读时,可以画下来供自己参考,也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倾听。
再次,读出韵味。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外,还有“夫、耶、欤、矣”等词语,它们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