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江苏句容新农人站上兴农C位
TUhjnbcbe - 2022/11/9 20:5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金秋九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江苏句容茅山镇丁庄村有着“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从33年前的2亩巨峰葡萄,发展到今天两万亩规模,全村家家户户都搭上了葡萄产业的致富快车。去年9月,丁庄葡萄成功走出国门,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成为江苏首批走出国门的葡萄类鲜果产品。今年,在采摘、分拣、预冷、包装后,顺利通过镇江海关检疫,一颗颗甜美多汁的丁庄葡萄再次踏上“出国之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句容农产品闯出了大市场,丁庄葡萄、戴庄大米、白兔草莓、华阳福桃、郭庄蓝莓……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这背后,是一群“新农人”辛勤耕耘的结果。“我们持续放大赵亚夫、糜林等典型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农技科教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养更多‘葡二代’‘莓二代’等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回答‘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时代之问,促进共同富裕。”句容市委书记潘群如是说。

科技赋能“绿领”有“钱”途

范亚君,白兔镇巾帼新农人,致力于草莓种苗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将当地草莓品种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30多种,莓农们都亲切地称她“小范老师”。

年,范亚君发起创立了江苏伊斯贝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超低温脱毒技术获得无病毒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冷藏保活技术实现草莓种苗全年生产销售。

“种苗是农业的‘芯片’,是产业链的最高端。草莓产业想长红常青,必须攻克这一制高点。”她告诉记者,“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镇江农科院等多家院企深度合作,繁育推广的百利、白色精灵、艾格瑞等多个品种在江苏‘紫金杯’优质草莓评比大赛中获得金奖。”

点上突破、面上开花。年,范亚君成立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综合型、集成式发展平台,吸收成员11名,涉及草莓、火龙果、茶叶等多个产业,已开发专利6件。“为周边多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等服务,近三年,累计培训学员人次。目前,莓农平均亩产达到2吨,亩均净利润近2万元。”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

与范亚君相比,句容茅山镇恒泰家庭农场的毛伟孝则是更“专一”的葡萄“教授”。“年回乡,那时政府对葡萄种植给予设施建设、项目投放等方面的扶持,产出效益也在迅速提高,觉得当一名农村‘绿领’收入不比城市‘白领’差。”毛伟孝告诉记者。

聊起葡萄种植技术,毛伟孝滔滔不绝,“搞农业,需要良心、恒心和专心,专心就是专注技术”。入行不久,毛伟孝发现传统的葡萄平架有很多缺点:高度太高、作业不便利;葡萄叶层次较多、导致光照少、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甜度不足。他借鉴篱架和棚架的优点,成功开发“篱棚架”,高度低、叶子层次少,既能保证光照,作业起来又方便省力。“现在种植户都称之为‘飞鸟架’。”毛伟孝向记者娓娓道来。

年,毛伟孝牵头成立了句容市最早的民办葡萄种植技术研究所。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农民搞什么科研?”而他始终坚信,创新和创意是“新农人”的基本素养。

翻开毛伟孝一摞摞厚厚的记录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实验时间、药剂配比、观测结果等众多数据。他晚上在实验室搞配比研究、优化方案,白天在葡萄架下进行试验和记录。“虽然辛苦,但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证明农民也能搞科研,一直坚持了下来。”

十年来,毛伟孝申报了“用于防治葡萄绿盲蝽的绿色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巨峰葡萄专用全效水肥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等多项发明专利。得益于新技术的加持,年,毛伟孝的农场实现营收60万元,亩均利润1.5元。

“二代”接力扛起“金扁担”

“亲们,我们的蜂蜜都是产自身后这片青山绿水的真蜜,大家可以放心购买……”一场直播下来,下蜀镇健蜂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十多万的蜂蜜一售而空。

舒锦博既是合作社负责人,也是直播间的当红“主播”,同时,他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二代”。“父亲就是老一辈养蜂人,以前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过着‘游牧’生活,产量、质量和销售都是难题。”

年,舒锦博成立了健蜂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变“分散逐花”为“抱团淘蜜”。“合作社周边有大片的茶园和油菜花田,十分有利于蜂蜜生产,在镇江及周边入社养殖蜂场多家,蜂群2万群,年销售蜂王浆90吨、蜂蜜30多吨,蜂花粉15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去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突破万元,户均增收3至4万元。”舒锦博介绍。

在句容,舒锦博这样的“农二代”还有很多,他们理念新、技术新,让农业变得“时髦”起来。全国劳模杨修林的儿子杨德亮就是其中一员。

年,杨德亮刚接手桃园,就将之前父亲种植的棵3年树龄、长势缓慢的桃树全部砍掉。其他农户都不理解,“老杨长了3年的树被小杨砍了,多可惜呀!”面对质疑和父亲的光环,他顶着压力,“到时以效果说话。”他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加大行距、起高垄,重新种上了多棵新苗。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新桃树一年后就达到了以前三年的生长量,桃农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销售上,杨德亮也动足了脑筋,一改以往坐等客户上门的做法,主动跑市场,找到南京、常州等周边城市品牌水果商超,赠送样品、调研客群、洽谈合作。同时开设网店,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增加销量。“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出去闯、减环节,才能增效益。”杨德亮如是说。

一系列举措让老桃园换新颜,虽然面积减少了,但产量反而提高了50%,桃子的糖分也从15左右增长到20左右,一上市就成了香饽饽,今年卖出去2.3万余箱,增加了多箱,其中有不少都是“回头客”。

现如今,面对连片的千亩桃园,如何为创造新的增收点?杨德亮又开始新的探索,他发挥桃园生态环境优势,在桃树间种上二月兰、格桑花、紫云英等花卉,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吸引人气、带动消费。杨德亮表示,如果这个模式行得通,就向周围桃农推广,带动大伙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甜。

精准发力当好“强助攻”

新农人竞相涌现,离不开自身奋斗,也得益于当地营造的温暖“气候”。

“年青人之所以愿意投身农业,不低于城市就业的收入是前提。”句容市副市长徐飞介绍,“地方从土地、技术、项目、培训等方面多管齐下,当好新农人的助攻。”

率先组建农村资源交易市场,设立土地流转指导价,帮助新农人以合理价格获得要素,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近五年来,该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新增流转土地亩,其中,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面积占比95%,为新农人“土里刨金”奠定基础。

“深化校地、院地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农科院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草坪、草莓、火龙果、稻米等特色产业研究院9家,为新农人提供坚强的技术智力支撑。”句容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民介绍。

赵亚夫领衔的“亚夫工作室”是当地农技推广的金字招牌。“工作室整合院校专家、乡土人才等各方面力量,建立了‘1+1+N’培训机制,即:一名专家+一户示范户+N户普通农户,形成有理论、有阵地、有实操的工作格局,受到农民热烈欢迎。”赵亚夫介绍,仅今年以来,亚夫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扶各类产业面积1.5万亩,现场培训指导65场次,受益农户余户。

与此同时,十多年来,该市不间断组织上百名“新农人”赴日本、以色列研修,学习国际前沿技术。茅山镇“葡二代”王娟先后3次赴日本学习,开发出葡萄脆、葡萄酒和葡萄籽油等衍生产品,还加入了村里的“营农指导员”志愿服务队,“要把学来的本事教给更多种植户。”

市镇两级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向新农人倾斜,推动其农田水利、设施装备、品类品种等提档升级。年以来,共计投入0余万元扶持“新农人”创业基地、家庭农场,解决他们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难题。

该市出台了《乡村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制定乡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十佳农民”评选、乡土人才技能大赛、“福地青年英才”创业大赛等“赛马”活动,挖掘“潜力股”、培植“明日星”,构建“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助推产业”的良性循环。先后涌现出省“最美大学毕业生”华梦丽、省“三带”名人汪厚俊、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郁宝峰等一批新农典型。

“没有政府扶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葡二代’。”丁庄葡萄创始人方继生的儿子方应明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过去老一辈种葡萄都靠经验和直觉,现在全靠科技。如今在村里,最受欢迎的就是村里的培训中心,葡农们经常到这里交流管理技术经验。

年,句容市返乡创业大学生达人,“凤凰还巢”之势渐成。每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55%。

“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人才30名、‘兴农科研英才、发展经营标兵、富民技术能手’人才名。同时,完善扶持激励机制,让新农人愿意回、干得好、留得下,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让青年农民占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C位’。”句容市市长周必松说。(王欣邰小雪陈雷)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句容新农人站上兴农C位